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8:22:47  浏览:999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

卫办监督发〔2006〕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了进一步巩固2004-2005年全国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成果,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和身体健康,严厉打击在临床用血和原料血浆采集、供应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我部决定2006年下半年开展全国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及工作安排
检查自2006年7月至12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7月下旬-8月底各血站、单采血浆站和医疗机构对照有关法规开展内部自查自纠;
第二阶段:2006年9月初-10月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对辖区内血站、单采血浆站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阶段:2006年11月-12月底卫生部组织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抽查。
二、检查内容
(一)血站:根据《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基本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检查血站采供血资格、献血者管理、血液检测、实验室管理等情况,重点对人员资质、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和登记情况、血液采集、储存、发放、运输的过程管理、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等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血站设置的分支机构、固定采血点(室)、流动采血车以及储血点情况进行检查。
(二)单采血浆站:根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等法规文件,以及2006年3月我部联合中编办、发展改革委、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9部委共同印发的《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检查单采血浆站血源管理、体检、化验、原料血浆采集供应、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规范的落实情况,在单采血浆站转制期间,重点要对供血浆者身份进行核对(有无跨区域采集血浆)、原料血浆采集量与采集间隔、一次性采血浆器材使用后的处置情况以及原料血浆供应情况进行检查。
(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检查医疗机构血液来源是否为经批准的合法血站提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是否经审批,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用血是否经过检测。重点检查对医疗机构有无自采自供临床用血行为,临床用血是否全部经检测合格。
三、有关要求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血液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的血站和单采血浆站进行重点监督检查,继续保持打击违法采供血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血液安全。
(二)2006年11月10日前,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将本辖区的集中执法检查工作总结及汇总表(见附件)上报我部卫生监督局。总结不但要包括检查的基本情况(如检查的机构数、检查人数等)、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等内容,还要统计2005年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处理对各根据各地检查及我部组织的抽查情况,对工作开展迅速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血液管理执法检查汇总表


二○○六年七月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后企业登记管理权问题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后企业登记管理权问题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99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国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一些地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以后,就改制后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企业登记权和行政处罚权问题请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省(含自治区和直辖市,下同)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后,原市(含自治州,下同)和县一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管理权没有改变,仍然以自身名义依法行使企业登记权和行政处罚权。
二、大中城市所辖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改成分局后,其非公司企业登记管理权没有改变。经上一级有公司登记管理权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可以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名义行使公司登记和对公司的行政处罚权,法律责任由委托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承担。
三、地区、盟、各类保税区、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经上一级有公司登记管理权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书面委托,可以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名义依法登记公司和非公司企业,行使行政处罚权,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对被委托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相应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仍按授权体制和现行管理规定办理。



1999年8月25日

群众举报涉爆涉枪涉刀违法犯罪奖励标准

公安部


群众举报涉爆涉枪涉刀违法犯罪奖励标准



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私藏、私存爆炸物品案件,收缴炸药500克或者黑火药、烟火剂1000克,雷管10枚,导火索、导爆索20米或者手榴弹、地雷1枚以上的,视情给予举报有功人员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奖励。

二、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非法持有、私藏枪支案件,收缴军用枪、猎枪、小口径枪、火药枪、仿制枪、自制枪、改制枪1支或者气枪2支,军用子弹10发、民用子弹50发以上的,视情给予举报有功人员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奖励。

三、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收缴仿真枪10支、管制刀具20把、弩5支以上或者查破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弩案件的,视情给予举报有功人员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奖励。

四、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查破涉爆涉枪重大案件或取缔非法制贩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窝点的,给予举报有功人员以下奖励:

1、查破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等重大案件的,视情给予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奖励。

2、破获持枪伤害、杀人、抢劫、绑架、强奸以及爆炸等重大犯罪案件的,视情给予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奖励。

3、取缔非法制贩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窝点的,视情给予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奖励。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